附件一
為做好2018年關稅調整工作,現(xiàn)就關稅稅率、稅目調整有關注意事項說明如下:
一、關于增列稅目的建議。一是稅目增列需符合世界海關組織相關列目規(guī)則;二是要詳細填寫增列稅目的理由;三是要有國際、國家或行業(yè)標準;四是要確保該產品在外形特征上可區(qū)別于其他產品,便于海關人員有效識別。
二、進出口關稅稅率調整。請結合行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、現(xiàn)有稅收優(yōu)惠政策等,著重考慮以下原則:
1、提出出口暫定稅率調整建議時,一是嚴格控制高能耗、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出口;二是鼓勵高附加值、高技術含量及自主研發(fā)產品出口;三是結合行業(yè)發(fā)展需要適時調整出口暫定稅率,以促進行業(yè)健康發(fā)展。
2、提出進口暫定稅率調整建議時,一是進口稅率不能高于最惠國(MFN)稅率;二是已享受相關優(yōu)惠稅收政策的產品不再設定進口暫定稅率(專項稅收政策優(yōu)惠力度較暫定稅率更大);三是資源性、國內暫不能滿足需要的關鍵零部件進口可考慮實施暫定進口稅率;四是要兼顧中間產品上下游產業(yè)利益;五是出口退稅調整建議不屬于關稅調整范圍。
三、表格的填報。
1、擬調整商品的中英文標準名稱
名稱必須是標準、規(guī)范的技術用語,而非一般的俗稱、俗名等。標準的中文名稱中不能含有英文注釋或英文縮略詞。
2、商品的簡要描述
原材料類商品應主要包括構成商品的主要化學成分、化學結構式和外部形狀;設備類商品應包括必要的技術參數(shù)、型號規(guī)格、結構、功能、用途及工作原理示意圖等。其中,對于多功能、多用途的商品,應重點介紹其關鍵用途和功能。由于商品的結構是確定其用途和工作原理的主要依據(jù),因此,必須對其進行詳盡的說明。
3、商品的貿易數(shù)據(jù)
屬調整稅目范圍的建議應包括年度進出口數(shù)量和金額;屬調整稅率范圍的建議應包括國內產量、國內市場需求量、國內市場價格和生產成本等市場供需情況以及到(離)岸價格、關稅、增值稅和進(出)口主要成本費用等成本測算數(shù)據(jù)等。
附件二
建議匯總表
填報單位:(加蓋公章)
序號 |
稅則號列 |
建議類型 |
主要理由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備注:
附件2是對附件3和附件4建議的簡要匯總;
“建議類型”列中請選擇填寫“增列稅目”、“調整進出口暫定稅率”或“其他”;
“主要理由”列中請簡明扼要的說明增列稅目或調整暫定稅率的主要理由。
附件三
增列稅目建議表
填報單位(加蓋公章):
原稅則號列及商品名稱 |
|
建議增列商品標準中文名稱 |
|
建議增列商品標準英文名稱 |
|
商品相關情況 (主要用途、上下游產品、生產工藝、技術特性、物化性質、國內主要使用和生產企業(yè)、是否已有國家或行業(yè)標準等) |
|
建議增列稅目的主要理由 |
|
年度進(出)口數(shù)量 |
|
年度進(出)口金額 |
|
注:在填寫進(出)口數(shù)量和金額時,請寫清楚是進口還是出口數(shù)據(jù),若是進口數(shù)據(jù),在“出”字上劃扛:“進(出)”;若是出口數(shù)據(jù),在“進”字上劃扛:“進(出)”。
附件四
調整進(出)口暫定稅率建議表
填報單位(加蓋公章):
稅則號列 |
|
|||
標準中文名稱 |
|
|||
標準英文名稱 |
|
|||
商品相關情況 (主要用途、上下游產品、生產工藝、技術特性、物化性質、國內主要使用和生產企業(yè)等) |
|
|||
建議暫定稅率的主要理由 |
|
|||
國內市場同類商品價格 |
|
生產成本和財務成本 |
|
|
國際市場同類商品價格 |
|
進口到岸價格或出口離岸價格 |
|
|
進(出)口最惠國關稅稅率 |
|
建議的暫定稅率 |
|
|
年度進(出)口數(shù)量 |
|
年度進(出)口金額 |
|
|
|
|
|
|
|
注:在填寫進(出)口數(shù)量和金額等信息時,請寫清楚是進口還是出口數(shù)據(jù),若是進口數(shù)據(jù),在“出”字上劃扛:“進(出)”;若是出口數(shù)據(jù),在“進”字上劃扛:“進(出)”。
年 月 日
附件五.
調整進(出)口稅率建議附列資料
國內供需情況 |
國內總產量(或產能) |
國內總需求量(或表觀消費量) |
成本(包括生產和財務成本) |
國內市場價格 |
當年進(出)口計劃 |
上年實際進(出)口 |
本年1-6月進(出)口 |
|||
數(shù)量 |
金額 |
數(shù)量 |
金額 |
數(shù)量 |
金額 |
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進(出)口成本測算 |
計量單位 |
到(離)岸價(元) |
關稅稅率 |
關稅額(元) |
增值稅額(元) |
其他費用(元) |
進(出)口成本(元) |
|
|
現(xiàn)行(%) |
|
|
|
|
|
|
|||||||
|
|
調整后(%) |
|
|
|
|
|
|
注:1.進口成本測算表中,上欄按現(xiàn)行稅率測算,下欄按要求調整的稅率測算。
2.在填寫進(出)口數(shù)量和金額時,請寫清楚是進口還是出口數(shù)據(jù),若是進口數(shù)據(jù),在“出”字上劃扛:“進(出)”;若是出口數(shù)據(jù),在“進”字上劃扛:“進(出)”。
附件1-5請在協(xié)會網站下載專區(qū)下載